您的位置: 找手游 > 新闻 > 手游攻略 > 正文

探究SAM模拟器的游戏体验:一项微观实证研究

发布时间:2024-03-30 20:05:32
作者: 十七
浏览:1554
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冲突中,美军倚仗AN/ALQ-101电子战吊舱作为其空中力量的关键防护手段之一,以对抗苏联制造的SA-2F地对空导弹系统。

这款吊舱作为AN/ALQ系列家族的一员,凭借其强大的干扰能力,旨在通过连续发射干扰信号淹没敌方雷达,抹去己方战机的雷达回波,实现战术隐身。

然而,面对精巧设计的SA-2F及其“扇歌”火控雷达,AN/ALQ-101的防御策略并非无懈可击。


SA-2F导弹系统的运作依赖于精确获取敌机位置及导弹自身位置数据,进而计算出拦截点。

当AN/ALQ-101吊舱开启干扰模式时,SA-2F的P-12米波指示雷达屏幕上会出现一个锥形干扰区域,原本清晰的距离读数则变为模糊的辉条状显示。

尽管初看之下,敌方似乎完全失去了对飞机方位、航向和距离的感知,但“扇歌”火控雷达巧妙地运用了噪声最大点定位法,通过调整俯仰角和方位角以捕捉干扰源的峰值信号,从而推断出目标飞机的相对位置。


然而,困扰SA-2F操作员的是,在干扰环境下无法直接获得敌机的实际距离。

这里,雷达“烧穿距离”的概念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。雷达波与干扰波本质上都是电磁波,遵循相同的传播规律——即随着距离增加,信号强度逐渐减弱。当雷达波的能量强度超过干扰波时,目标回波便能穿透干扰,被雷达有效探测到,这个临界距离即为烧穿距离。对于SA-2F而言,针对轰炸机的烧穿距离约为10至20公里,而对机动性更强的战斗机则缩短至5至10公里。考虑到SA-2F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4公里、最高攻击高度达27公里,理论上在适当距离内启动火控雷达、实现烧穿、锁定并发射导弹,敌机将难以逃脱被击落的命运。
然而,开启火控雷达暴露了SA-2F的位置,使之成为反辐射导弹的理想打击目标,同时也为敌机提供了规避机动的机会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SA-2F系统巧妙地整合了大型远程预警雷达的信息。尽管这些预警雷达提供的数据并非实时更新,但它们能提供敌机的高度信息。结合已知的飞机高度,操作员可以在火控界面上利用俯仰角追踪目标,进而得出雷达中心与飞机连线与地面的夹角。由于飞机实际高度线与地面始终呈直角关系,由此构建出一个包含已知角度和高度的三角形。根据三角形的几何特性,只需两个角度和一条边长即可唯一确定整个三角形,从而通过已知的俯仰角和高度反算出目标距离。
火控系统预设了不同角度下对应的高度与距离对照表,使得操作员无需繁琐计算,直接查表即可得到所需距离数据。随后,他们只需设置好近炸引信参数,持续输入预计目标距离引导导弹准确飞向目标。如此一来,SA-2F在不开启主动雷达的情况下,悄然完成了从预警到发射的全过程,令敌机在导弹袭来之前仍浑然不觉。这一战术充分展示了数学逻辑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,让原本旨在保护美军战机免受低空导弹威胁的AN/ALQ-101吊舱,反而成为引导SA-2F导弹精准猎杀的隐形向导。
模拟器重现的历史场景中,两架装备AN/ALQ-101干扰吊舱的F-4战斗机在试图利用电子干扰逃避攻击时,最终未能逃过SA-2F导弹系统的精妙计算与战术运用,成为了这场数学较量的牺牲品。这一案例生动地揭示了电子战技术在实战中的复杂互动与智谋较量,警示着即使在看似优势明显的电子干扰环境中,也不能忽视对手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反制的可能性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探究SAM模拟器的游戏体验:一项微观实证研究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

发表评论

玩家评论

猜你喜欢内容